散歌這樣説:「早幾年晉江因為有作者涉黃,被請過幾次喝茶,甚至有一次大規模停站了。
監察委員蔡崇義、范巽綠24日提出林宅血案結案調查報告,指警總為主的情治系統在此案介入司法偵查、阻撓偵辦、操弄媒體且運用黑道等共有6項重大違失,已提案糾正行政院,並函請國安會督導國安局檢討改善。監察院長陳菊說,至今仍有許多關鍵等待釐清、許多資料等待追查,但她未曾放棄希望,因為真理越辯越明、真相越看越清。
陳菊說,屆時轉型正義才是完全的落實,民主自由與人權才是真正的成熟,也是她一生的嚮往與追求。林義雄和家人就是希望能有真相,告慰亡者在天之靈,這是台灣應還給林義雄和家人公道。陳菊指出,台灣的民主、自由與人權從來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是前輩先人以生命拚搏而來,她期許有朝一日,當大家再次提起228、提起林家血案,甚或任何威權時代的悲劇與不公不義時,能夠揮別哀戚與痛苦、能夠正視與反省、能夠勇敢去面對,能夠不再恐懼、不再悲傷。由林義雄創辦的慈林教育基金會28日在慈林紀念林園(林家墓園)舉辦「228事件暨林家祖孫受難追思紀念活動」,林義雄和妻子方素敏、監察院長陳菊、監委范巽綠、立法委員陳歐珀等人出席。新聞來源 林宅血案 監委范巽綠:主謀呼之欲出(中央社) 林宅血案43週年 陳菊:未曾放棄希望、真相越看越清(中央社) 延伸閱讀 【關鍵眼中盯】蔣萬安面對二二八活動「衝場」的反應,浪費了一個可貴的公關機會 台灣國家聯盟退出協辦北市府二二八紀念活動,「加害者後代」蔣萬安:盼與社會和解 國民黨談228:蔣萬安稱坦然面對,朱立倫讚蔣是黨內最重視轉型正義的中生代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陳菊表示,「墓上綠草長青,可我等垂垂老矣」,其實她比誰都急,但有些事只能一點一點地累積與推進,而她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嘗試、累積與著述傳誦,一如慈林基金會在林家阿嬤及林亮均、林亭均受難40週年時出版《落花春泥與新芽》紀念文集,讓這一代的事能夠一代代傳下去,直到真相與正義早日到來。范巽綠說,由國安局指示警總等情治系統組成「307會報」,警總掌控所有偵辦方向,每次專案會報紀錄最後都交到國安局,合理懷疑國安局還有未解密、遺失、隱藏檔案,希望政府部門一起努力溝通,拿出誠心決斷處理該解密的政治檔案,這對台灣的轉型正義非常重要。電影中超現實主義的武俠冒險,橫空出世不知從何而來,卻成為近年來票房佳績。
其中,在其電影中飾演靈魂人物一角的楊紫瓊領獎時興奮難耐,數度爆粗口引起台下一片掌聲跟歡笑,他說感謝美國演員工會對其肯定,並指出評審很清楚,他此刻站在台上意味著什麼。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Post)報導,亞洲知名女演員楊紫瓊是第一個獲得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獎的亞洲女演員。身為馬來西亞華裔的楊紫瓊感性的說:「每個人都走過這段旅程,明白那些起起落落,人生的高潮跌宕,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從未放棄。關繼威表示,這真的是很興奮的時刻。
近日有人告訴他如果如果他得獎了,會是得到這座獎項的首位亞洲演員。現在的情況比起從前已經不同,非常感謝美國演員工會給予這項榮耀。
雖然許多人認為這部電影剪輯太過混亂,讓人不知所措,但是《衛報》報導指出,在2個多小時的電影中,導演突破了各種界線,讓創意無止境發揮奇效,而本次美國演員工會意識到這種突破,並頒發眾多獎項給《媽的多重宇宙》應該要給予鼓勵跟喝采。」他一再感謝所有人愛與支持隨後背景的救護車聲暗示了卡倫的結局。兩人之間隱藏與距離的意象 父女倆入住一家整修中的旅店,卡倫為睡著的蘇菲褪去鞋子、蓋棉被、關上燈。
與蘇菲鬧彆扭的那晚,卡倫戳了蘇菲唱歌的弱點,蘇菲則點破對方「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作為回擊。直到最後,閃爍畫面中的兩人終於觸碰到彼此,已是蘇菲成年、有了家庭之後,現在31歲的蘇菲此時才得以真正擁抱當時的卡倫。Photo Credit: 東昊影業 《日麗》劇照 閃爍與重疊 父女兩人的年齡差,在卡倫的時間停止後,蘇菲才緩緩趕上。卡倫在女兒召集陌生人為自己祝壽後失聲痛哭,那一幕長鏡頭,演員的哭嚎及肌肉表演極具感染力,寬大的背部隨著抽噎顫動,感覺有什麼東西崩塌了。
文:洪馨 2018年被Filmmaker雜誌評選為「25位獨立電影新人」的導演:夏洛特威爾斯(Charlotte Wells),其作品《日麗》獲2023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威爾斯的編劇、導演能力也大受好評。卡倫總是為女兒擦背部的防曬,他能注意到女兒脆弱的那面,並細心照料女兒自己難以顧及的部份。
當時蘇菲回應說「我也沒有手斷掉過」,沒有經歷過的痛苦是無法理解與想像的,所以不僅是手骨折這件事,關於父親內心的痛苦,小蘇菲不可能明白。海浪聲漸大,大得像是直接拍打在我們耳上。
好像快要能看清楚全貌,下一刻又馬上進入漆黑,就像小蘇菲對爸爸的了解,也像卡倫對人生的迷惘。兩人隔著一面牆,畫面的色調分成二等分,蘇菲的部份是黃橙色,卡倫那半則是深藍色。然而,這段充滿陽光的記憶,卻呈現出當時年幼的蘇菲沒有察覺的陰鬱。蘇菲翻了個身面朝觀眾熟睡,呼吸沉穩、平靜。「市立是什麼意思?」蘇菲問,由此我們意識到蘇菲仍是未成熟的孩子,而兩人之間的「牆」則切割出卡倫隱藏的痛苦與蘇菲的不理解。卡倫背朝我們走向大海,從燈光微弱處,走向更暗的地方,最終走入完全的漆黑,並消失其中。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蘇菲曾問卡倫,手撞斷的時候會不會痛?卡倫說不知道、不會、當時不知道手斷掉了。
Photo Credit: 東昊影業 《日麗》劇照 背後的脆弱 導演以DV錄像展現「回憶」、「過往」的主軸,蘇菲拍攝卡倫,問他11歲時的情景,卡倫透過錄像出現在電視螢幕上,但這樣的赤裸使他難受。蘇菲沒有為卡倫擦過背部的防曬,因為一開始她沒能發掘卡倫的脆弱。
後來父女兩人去洗泥巴浴,蘇菲詢問了卡倫肩上的傷,卡倫為自己惱羞成怒的事道歉,兩人終於有了些許相互理解,於是蘇菲為卡倫的背抹上泥巴,離卡倫的脆弱稍近了,但還未能完全理解。電影中不斷有漆黑的畫面閃爍人影,卡倫的舞動、猙獰表情,蘇菲的徬徨、探詢、擔憂,皆在漆黑中閃閃爍爍。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雖然整部片並沒有明確演出卡倫的死亡,但我們可以從很多線索推測卡倫最後並沒有走向正向的結局。而卡倫的時間是何時停止的呢?大概是在拍攝完蘇菲向他揮手道別之後,他獨自推門走入使他難受、混亂、躁動的狀態中,直至成年的蘇菲也來到那樣的狀態,才見到一直困在那、無法脫離的卡倫。這幕即透露出父女之間有道「透明的門」,即使能看見彼此,卻難以真正觸碰。
《日麗》中還有許多如「玻璃門」這樣的分割畫面,暗示著隔閡與距離。電影中許多場景,主角是背對觀眾的,當角色在隱藏情緒時,他們的弱點正赤裸的向著觀眾。
當時蘇菲雖然就在卡倫身邊,但她僅僅理解到了31歲的卡倫所感受到的,對生日的失望。延伸閱讀 【影評】《日麗》:本片最高明之處,在於美麗與憂傷的虯結曖昧不明 2023美國導演工會獎:《媽的多重宇宙》、《日麗》獲獎,史蒂芬史匹柏奧斯卡之路增添變數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有一幕是蘇菲在房間裡讀書,卡倫在浴室裡拆石膏。旅程快結束時父女兩人拍了照,導演拍攝照片慢慢成像的過程,照片中兩人的模樣逐漸清晰,這也代表透過錄像及回憶,31歲的蘇菲腦中與父親的回憶慢慢明確,除了畫面的顯現,也意味著她總算依著原本模糊不清的線索,漸漸意識、理解到父親當時的憂鬱。
「活得越久,痛的次數越多」,村上作品中的主角這麼認為,或許卡倫也有相似的感受,才會在與潛水教練對話時喃喃自語,說難以想像活到四十歲。他毫無節奏的晃動身子,並背對觀眾,與蘇菲節奏平穩的呼吸聲成對比。這讓我想到村上春樹〈隨盲柳入眠的女子〉中,表弟問主角「到目前為止,最痛的經驗是什麼?」雖然想不起真實感受,但主角有過很多會造成疼痛的經驗。此畫面最後聚焦卡倫,配上鏡頭外蘇菲的呼吸聲,造成強烈的不和諧。
導演於此處置入一個長鏡頭,最前景是融入黑暗的蘇菲,卡倫的身影則從模糊漸趨清晰,走到陽台,關上玻璃門,點起菸。直到31歲的蘇菲再次透過錄像追溯這段過往,才更接近父親當時的痛苦
直到最後,閃爍畫面中的兩人終於觸碰到彼此,已是蘇菲成年、有了家庭之後,現在31歲的蘇菲此時才得以真正擁抱當時的卡倫。當時蘇菲雖然就在卡倫身邊,但她僅僅理解到了31歲的卡倫所感受到的,對生日的失望。
有一幕是蘇菲在房間裡讀書,卡倫在浴室裡拆石膏。卡倫背朝我們走向大海,從燈光微弱處,走向更暗的地方,最終走入完全的漆黑,並消失其中。
留言0